top of page
![圖片1.jpg](https://static.wixstatic.com/media/c7e33c_13bc32727c95434ab0a8eefa9c1d4f68~mv2.jpg/v1/fill/w_99,h_93,al_c,q_80,usm_0.66_1.00_0.01,enc_avif,quality_auto/%E5%9C%96%E7%89%871.jpg)
鍾愛台北#3
顧老
強化樂齡服務
擴充敬老卡功能
![IMG_1936 (1).JPG](https://static.wixstatic.com/media/c7e33c_1b7e9b75a32c47d3b2890b55d0b4f1b7~mv2_d_5184_3456_s_4_2.jpg/v1/fill/w_600,h_400,al_c,q_80,usm_0.66_1.00_0.01,enc_avif,quality_auto/IMG_1936%20(1)_JPG.jpg)
回首頁
台灣在25年前,就已經邁入「高齡化社會」,台北市目前有44萬名65歲以上長者,而且按照過去經驗,每一年都有兩萬名老人增加。
家有一老如有一寶,完善長輩的照顧服務,是我們的職責,長輩健康,晚輩的負擔也比較輕。
柯市長取消重陽禮金後,長輩們的反應我們都知道。但與其重發敬老金,不如從長輩人人都有一張的「敬老卡」來著手改變。
目前敬老卡可以用來搭公車、捷運、Youbike或進出一些公共場館,士林北投就是士林官邸、北投會館健身房(捷運公司)、洲美運動公園游泳池。
但根據統計,其實大部分的長輩都不會用完,每個月480點,平均只用3成146點,但這些點數不會累計,每個月都會重新計算。
用不完,就表示我們的長輩不知道哪邊可以用使用,或者是覺得不好用,能應用的範圍太少,我們需要針對長輩們的日常生活去做著手與合作,讓敬老卡更好用。
不只如此,變得好用之後,還要增加額度。
例如台中敬老卡,每月額度高達1000點,並在今年9月開始,台中市府就針對拓廣敬卡使用範圍,貼近長輩生活需求,推出衛生所、合約診所看診可以部分折扣掛號費。
所以我主張,擴大敬老卡的使用範圍和額度,讓長輩多更多休閒活動,增進人際交流,促進身體健康並且可以方便生活
例如:
1.到合作的中醫、西醫診所就診,用敬老卡掛號 更便宜
2.運動中心課程可用敬老卡扣點並享有優惠
3.在當地合作商家消費
4.換購垃圾袋
bottom of page